财政学笔记
财政学笔记
1 导言
1.1 什么是财政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或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关系。
财政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剩余产品出现
政治条件——国家的出现
财政的特点:
公共性
非盈利性
民主性
法治性
连续性
收支平衡性
1.2 财政学理论体系
古典经济学的财政观:
在税收方面提出了“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原则;
在财政支出方面提出了厉行节约原则;在财政收支平衡方面提出了“量入为出”的原则;
在财政目标方面提出了“廉价政府”应成为财政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现代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的财政观:
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和财政政策;
把税收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财政理论观:
国家分配论
价值分配论
国家资金运动论
剩余产品分配论
社会再生产前提论
社会共同需要论
1.3 财政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财政学研究:
对象——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经济理论学科,研究政府从事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关系,主要对象是财政收支及其引起的经济关系问题。
任务——揭示政府从事经济活动中的规律性;阐明财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内容:
研究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寻求财政收支的理论依据;
研究收支活动的内容及其规律性;
研究指导与约束财政收支活动的财税制度;
研究政府经济活动中财政调控政策及其效应。
学习财政学的意义:
认识掌握财政活动规律——财政工作者;
全面学习掌握经济理论的需要——理论工作者;
制定贯彻国家经济政策的需要——决策者、政府官员;
经营理财的需要——企业的税负——企业盈亏。
2 财政职能
2.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和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优值品 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消费行为称为劣值品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生活进行调控,以使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符合政府预定的目标。即政府机关依据法规、政策与措施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调节和控制。
2.2 政府职能与政府收支
现代混合经济中政府主要职能:
立法职能
经济管理职能
再分配职能
现代国家治理五个基本要素:
合法性
透明度
问责制
法治
回应性
2.3 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政府职能的经济体现,由政府的经济职能决定。
西方国家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分配
调节
稳定
监督
我国财政职能的演变:
计划经济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前财政职能主要包括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初财政职能主要包括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和调节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政职能具有了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相同的三项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时期。 财政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经济范畴扩展至国家治理范畴,财政的职能定位也提升到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
2.3.1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通过财政分配使资源处于最优组合状态,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实现帕累托效率。
配置的机制与手段:
财政直接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国家集中掌握的财力。
是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即运用各种财政杠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向,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税收、财政支出、国债投资、补贴、转移性支出
2.3.2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将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割,形成合理、公平的比例或份额。
初次分配。由市场价格进行的要素分配,是承认拥有财产的多少、能力高低和贡献大小,要素分配符合效率原则,它不能兼顾公平。
再分配。在要素分配基础上,以直接税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对要素进行的分配。收入再分配克服了要素分配的缺陷,能够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以致出现收入分配不公,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社会福利,维持社会稳定。
分配公平:
经济公平 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要求在平等竞争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比如,按劳分配就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收入,个人劳动投入与劳动报酬相对称,这就是效率原则,又是公平原则。
社会公平 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平均不等于公平,甚至是社会公平的背离。
分配机制与手段:
征税:企业所得税、个人累进所得税
支出手段:转移支付支出、提供公共品和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低保、提供廉价住房、保健预防
2.3.3 稳定经济
稳定经济:通过运用多种财政手段,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机制与手段:
经济稳定目标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大体平衡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实现主要通过总需求管理实现
收支制度——自动稳定器(累进税制、转移性支出)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适当的财税政策,如税收、公债、投资支出、补贴等直接影响供求关系,影响私人经济构成和发展方向,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我国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的外延:
财政始终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治理的目标
财政始终是改革成本的最终承担者并为改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财政始终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激励并对过度激励进行约束
调整思路:
财政职能始终因特定阶段国家发展战略中心的转移而随之调整。
新时代我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落实国家战略、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和制度保障。
财政职能与市场经济要求的职能范围还有错位。表现为“越位”与“缺位”:
越位(即财政包揽过多)
对大量竞争性企业的直接控制、干预、照顾过多;
缺位(该政府做却未做或未做好的事)
特殊企业——日常物质储备、农业生产资料
公共环境的维护——污染严重
公共品和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学生专车
普及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私立
市场监管与监督——医药生产、网络金融市场
解决错位问题。 按公共财政职能范围来规范,一方面缩小微观经济职能,财政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改制就是做此项工作。另一方面,财政应扩大宏观经济职能,增加公共品供给和宏观调控职能。
3 财政学基础理论
3.1 政治经济学理论
社会扣除:在集体所有制社会当中,社会总产品分配应当遵循一定原则以及顺序。在对劳动所得的社会总产品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补偿在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物和价值的消耗以及满足社会公共消费的需要,因而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与社会经济国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扣除。包括:
针对生产资料的第一次扣除
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生产 资料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为了保证生产的延续性,社会需要首先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以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用于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要扣除保障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必要劳动产品,这也是社会扣除最基本的作用之一。在进行进一步分配之前,必须满足再生产的需要。
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基金 政府为了应对和预防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发生,必须从社会总产品中进行一定的扣除。这一部分的扣除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于建立全国性质的保险基金的重视。
针对个人消费资料的第二次扣除
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 一般是指国家或者政府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职能时所需要进行的支出,例如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国家和政府部门运作所需要的办公经费等。是国家和政府进行经济社会调控管理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 所谓共同需要,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公平满足的事务。也就是西方经济学家近百年之后提出的“公共品”,例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基本就业服务等。
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 一种纯粹的国家和政府的救济行为。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中,生产资料属于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体系的确定应当是根据生产资料所有者而不是生产者的范畴。因此,即便是无法劳动的人群,也应当享受对应的社会福利,这才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社会扣除看似是从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产品中“无偿”地获取了一部分,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种获取绝不是对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构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体系,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发展而设立的,这部分来自劳动者的扣除,最终都将以其他形式重新回到社会成员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财政学要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框架下,探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边界,界定财政职能活动的范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反思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过程中以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不断实践过程中,经历实践→认识并形成理论→再实践→再认识并不断完善理论这样的螺旋式上升阶段所形成的。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 福利经济学理论
福利经济学:研究在现代社会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的各种重要因素的经济学分支,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规范经济学。
主要内容 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从而诠释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以及财政活动的范围。
思想基础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
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资源效率的问题)
定义 在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内容 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最有效率的。因为资源配置可以通过价格信号进行灵活调节,并且市场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自发进行,具有时效性、目的性、相关性等特征。
观点 政府为了实现公平而干预市场定价有可能导致市场低效率。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效率与公平)
定义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自由竞争市场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每个人的福利状态取决于他初始资源拥有状态。政府要想调节社会间的福利水平,应该对每个人的原始资源配置状态进行干预和调整。
观点 也就是说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启示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指出,社会通过适当地安排初始资源禀赋,然后让人们彼此自由地交易,就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实际上阐述地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3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
本质 在于出现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不对称。
正外部性 边际私人收益 < 边际社会收益
负外部性 边际私人成本 < 边际社会成本
科斯定理
假定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产权是明确界定的,则不论产权在谁一方,交易双方的自愿交易都可以使资源获得同样的有效配置。
若交易费用大于零,则不同的产权界定会造成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4 公共产品理论
4.1 公共品特征与分类
公共品: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增加消费者时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品特征:
非竞争性:某人对公共品的消费并不妨碍他人对该公共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品,则不管提供者是否愿意,在该公共品的有效覆盖范围之内,任何人都能消费该产品。
搭便车问题:由于产品没有排他性,人们存在一种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用的激励。
4.2 公共品提供、生产与定价
公共供给包括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他们都是政府介入的经济活动,活动主体可以是同一个主体,也可以是不同的主体。
公共提供 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和经费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公共提供是政府作为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而私人提供是私人直接作某种商品的购买者,公共提供和私人提供的区别只是承担费用的主体不同。强调资金安排。
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政府是产品或服务生产的直接参与者。 公共生产的本质是投入到产出的过程,也就是将生产要素、原材料等投入品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强调资金技术生产。
公共生产的基本特点:
具有明显的公益目标,通过公共生产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而私人生产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商品以最低成本生产,若某商品的公共生产的成本低于私人生产,那么此商品适合公共生产;
商品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如供水、供电和铁路等具有垄断性质的服务都是通过公共企业生产供给。
公共定价是指共生产的企业或部门提供准公共品——“市场性物品”所涉及的价格问题。
纯公共定价 即政府直接制定公共企业(如通信、能源和交通等公用事业以及煤、石油、原子能、钢铁等基本品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适用于自然垄断行业;
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即政府规定私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准公共品的价格,适用于竞争性的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
公共定价原则:
零价格原则 除了按国家税法规定纳税以保证其全额费用外,政府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时不应再额外收费,只能实行零价格,免费使用。 用于政府免费提供的典型的公共品如国防、外交、司法、公安、行政管理、生态环境。
损益平衡原则 是指保证公共品的供给者恰好收回且能够补偿成本,不亏损也不盈利,即按平均成本定价。 用于前期投资成本较高后期几乎没有成本的公共品如邮电、铁路。
受益原则 以从公共品中获得受益的大小,作为公共定价的标准。 用于市内公共汽车、地铁、自来水、民用煤气、民用电。
供需均衡原则 促进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用于某些不可储存的产品和劳务,如电力、电话和运输服务。
公共定价作用:
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
目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稳定市场物价
公共定价方式:
理论
边际成本定价法 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边际成本曲线给定的条件下,由两条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可以在资源配置中实现帕累托最优。
平均成本定价法 从效率最大化的理论角度来看,边际成本定价是最理想的定价方式,但它会使成本递减行业的企业产生亏损。政府可以在保持企业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即平均成本定价。在成本递减行业,当企业负有收支平衡的任务时,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要略高于边际成本定价。
垄断定价法 在自然垄断行业,如果允许垄断企业可以自行定价,那么企业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形成垄断定价。垄断企业按照垄断定价所确定的价格比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和平均成本定价所确定的价格都高。
现实
二部定价法 由“基本费”、“从量费”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 能够让使用者负担自然垄断行业中边际成本定价造成的亏损,而且使边际成本定价条件下的众多使用者更多地使用服务。这也正是二部定价法的目的。所以现在几乎所有受管制的行业(特别是电力、城市煤气、自来水、电话等自然垄断行业)都普遍采用这种定价方法。
高峰负荷定价法 在消费的高峰期适用较高的价格,以抑制需求;在低谷期适用较低的价格,以鼓励消费。高峰负荷定价法可以适当调节特定消费需求在不同时段之间的分布,解决消费拥挤或资源闲置问题。这种定价方法在电力、电信、交通等行业较为常用。
价格听证 价格听证通常由政府的价格管理部门主持,供给方、专家和消费者代表参与,论证定价水平的合理性,并将有关信息公之于众,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定价决策。价格听证是消除公共定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协调供需双方利益的有效手段,也是让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形式。
4.3 公共品供需平衡
公共需求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众多组织和个人作为整体所构成的大致相同的利益需要。
公共需求特点:
受益的外在性
需求的整体性
决策的集中性
公共需求的表达:
公共需求本身外在性、整体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决定着人们甚至在无须正常、真实地表露其消费偏好的情形之下,也可能通过免费搭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其对公共需求的满足。
在公共需求领域,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有效地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价格信号也难以引导人们传递和显示其对公共产品 的真实偏好。
公共选择学说为公共需求偏好表达方式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解释:政治机制(尤其是投票机制)是消费者向政策制定者披露和表达其公共需求偏好的一种方式。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在公认的理性条件下,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
公共选择理论:国家的决策过程与经济市场类似,是由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
选民和利益集团是政治市场上的需求者,相当于经济市场的消费者
选民和利益集团手中的选票相当经济市场中消费者手中的货币
政治家是政治市场上的供给者,用对大多数人有利的政策换取尽可能多的选票。
他们之间交易的对象是公共物品。
公共选择原则:投票 + 寻租
5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具有非偿还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耗费,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活动的成本。
财政支出的数额反映的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深度。 财政支出的范围反映的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广度。
财政支出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经济生产) 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劳务和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经济生产) 政府按分配政策,单方面地、无偿地直接拨付给单位和个人,由其自行使用、形成社会购买力的支出。
按政府职能分类
经济建设费支出
社会文教费支出
国防费支出
行政管理费支出
其他支出
按具体用途分类 我国财政部门在编制每年的收支预算时,就是以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作为其支出类级科目的划分标准,以便于财政支出的支付。
其他分类方式
按预算的级次分类,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
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可以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可以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
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可以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5.1 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相对指标: \text{财政支出与 GDP 之比} = \dfrac{\text{当年财政支出\}} {\text{当年 GDP\}} \times 100 %
\text{财政支出增长率} = \dfrac{\text{当年财政支出} - \text{上年财政支出\}} {\text{上年财政支出\}} \times 100 %
\text{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 \dfrac{财政支出增长率} {\text{GDP 增长率\}} \times 100 %
财政支出规模理论:
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 GDP 的提高,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率相应提高。
认为财政支出比率上升趋势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
梯度渐进增长论(内外因素论):
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
当社会经历“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大萧条或其他严重灾害),财政支出会急剧上涨;
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增长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
内在因素 GDP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外在因素
替代效应 在危机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部分私人支出。
检查效应 社会动荡的出现往往暴露了社会上存在着的许多问题,使政府和居民都认识到了自己对社会所负有的共同责任,这样,政府就需要增加公共支出以解决过去所忽视了的重要问题。
集中效应 在社会动荡的非常时期中,中央政府往往会集中较多的财力以应付猛增的支出需要。
发展阶段增长论
财政支出划分为军用支出和民用支出。
民用支出:
公共积累支出
初期阶段。政府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公共积累支出应占较高的比重。
中期阶段。私人部门的资本积累已较为雄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基本完成,政府投资只是私人投资的补充。公共积累支出的增长率会暂时放慢,在社会总积累支出中的比重也会有所下降。
成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进一步增长,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新基础设施。这一阶段对私人消费品的补偿性投资将处于显著地位,从而使公共积累支出又出现较高的增长率。
公共消费支出
初期阶段。人们主要是满足基本需要,如衣、食等的消费,因而对公共消费支出要求不高。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本需要支出的比例将减少,对提高生活层次的消费支出将增加,资源被更多地满足第二需要,如教育、卫生、安全等需要公共产品作补充的私人消费支出。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各种公共设施与之相配套,而且政府的各种管理费也会增加。
转移支出 取决于经济发展各阶段政府的再分配目标。如果政府旨在减少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那么,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转移支出的绝对额会上升,但其占 GDP 的比例不会有多大变化。如果政府的目标是确保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转移支出占GDP的比例会随着GDP的增长而降低。
官僚行为增长论
官僚是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做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或更明确地说是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的部门。
官僚与其他所有人一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
官僚的效用函数变量包括他的薪金、为他工作的职员人数及其薪金、他的公共声誉。
为了效用最大化,官僚竭力追求机构最大化,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
官僚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会超过公共产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的支出规模。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经济性因素。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
政治性因素。政局不稳出现内乱或外部冲突等突发事件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会超常规的扩大。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会增加。
社会性因素。人口统计特征、文化背景等因素。如老龄化趋势必然会对养老等支出提出更高的要求。
5.2 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指各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关系。
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统一体。
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横向多样性和纵向多层次性的统一。
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
政府职能
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收入总量
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在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迅速下降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经历了一个急剧的演变过程。 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渐下降,社会服务性支出比重逐渐上升。我国过去的生产型财政已转向保障民生性支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型财政。
5.3 财政支出效益
财政支出效益:财政支出数量与支出活动结果之间的效益关系。
财政支出效益的外延:
内源性效益。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
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指使用财政支出的公共部门财政年度内的工作绩效。
财政支出单位评价。财政资金具体执行单位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针对政府确定的项目目标,提出若干建设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所有潜在成本和效益,并把它们转换成货币单位,通过比较分析,确定该项目或方案是否可行。分为 6 个基本步骤: 1. 确定政府项目要实现的目标 2. 列举成本和效益 3. 测算成本和效益 4. 测算贴现成本和效益 5. 选择决策标准 6. 选择项目
最低费用选择法 不计量备选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能无差别地实现同一个既定目标的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
公共定价法
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
管制定价,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
6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6.1 购买性财政支出
购买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劳务和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可以分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两类: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维护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支出,不会形成社会资产;
国防支出
教育支出
正外部性
有利于机会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教育市场信息不充分
教育中存在规模经济
行政管理支出
科技与卫生支出
其他支出
投资性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农业、高技术高风险产业的建设发展,支出最终会形成社会资产。
政府的投资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
投资范围
自然垄断行业
基础产业
高风险产业
农业财政
决策标准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text{资本产出比率} = \dfrac{\text{资本存量\}}{\text{产出量\}}
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 \text{资本劳动比率} = \dfrac{\text{资本存量\}}{\text{劳动力数量\}}
就业创造最大化
6.2 转移性财政支出
转移性支出:不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而是政府按分配政策,单方面地、无偿地直接拨付给单位和个人,由其自行使用、形成社会购买力的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险
养老
失业
医疗
工伤
生育
社会救助
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福利型
保险型
国家型
储蓄型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制 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它要求先做出一年(至多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费用的测算,然后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参加该保障措施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其特点是初期费率及花费较低,保险费率随支出需要扩大而提高,需经常进行调整。
完全基金制 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它要求在对未来较长时间宏观预测的基础上,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享受保障待遇的总量,据此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摊到整个投保期间,当受益人按约定需要享受保障时,保险金主要来自于之前存入政府管理基金的缴款的利息收入。其特点是在初期收费率高,筹资见效快,之后在较长的时间内收费率保持相对稳定,初期形成的储备基金需要通过具有较高回报率的投资予以保值。
部分基金制 部分基金制既具有现收现付制的部分特征又具有完全基金制的部分特征,即在满足现付一定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该模式吸收了前两者各自的长处,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的原则,就每一阶段来看实行的是完全基金制,但由于不同阶段的费率会因支付的变化而调整,所以在整个时期来看又具有现收现付的性质。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就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财政补贴支出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
按政策目的分类:
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财政贴息
税式支出
债务支出
6.3 主要支出项目的作用机理
社会消费性支出作用机理
刺激产出和劳动力供给增加
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具有一定的收入分配作用
政府投资性支出作用机理
政府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政府投资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经济的发展能够影响政府投资的方向。
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必须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产量才会达到理想的水平;为达到一定的产出量,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且按一定的比例递增。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乘数作用,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机理
储蓄
保险(与筹资模式相关)
收入再分配
财政补贴支出的作用机理
明补的直接效应就是增加了受补贴者的收入,提高了受补贴者的效用水平。
暗补的直接效应就是降低了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提高了人民的福利水平。
7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内总收入。又可以理解一个分配过程,政府为取得公共支出所需 资金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7.1 财政收入分类
财政收入分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
税收收入
社会缴款
赠与
其他收入
中国财政收入分类
按收入形式
税收收入:所得税、流转税、资源及财产税等
非税收入:公债收入、企事业收入、规费与罚款、其他收入等
按收入来源
所有制来源:全民、集体、合资、个体、私营等
产业部门来源:工业、农业、商业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按征收的政府级别
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办)
7.2 财政收入规模
宏观税负(财政依存度):年财政收入占当年 GDP(或国民收入)的比重
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调整:
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机制
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
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
税费改革,取缔滥收费,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
7.3 财政收入结构
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是财政收入的间接来源
第二产业是中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第三产业对中国财政收入的贡献越来越高
7.4 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 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有偿性
灵活性
非普遍性
不稳定性
专用性
自主性
非税收入的分类: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罚没收入
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的理论依据:
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成本补偿需要
矫正负外部效应的重要方式
获得国家财产所有权收益的根本途径
7.5 公共收费
公共收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公用设施或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向受益或管理对象所收取的费用。其特征决定只能是一种处于补充地位的财政收入形式。
征收主体是履行政府某种管理职能的部门或单位。
使用方向的特定性。
征收上的有偿性、自愿性和不固定性。
资金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公共收费的作用:
筹集财政收入
管理社会事务和公共资源
提高公共产品供给和使用效率
公共收费的基本原则:
非营利性
效率性
受益性
自愿性
公共收费的标准:
低价政策(混合品)
平价政策(自然垄断)
高价政策(特定收费)
公共收费的类型
按收费性质划分
规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使用费(市场交易)
按收费实体划分
行政性收费
事业性收费
经营性收费
政府性收费制度改革
思路 在对现有的政府性收费进行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用税收取代一些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以税收为主,少量的、必要的政府收费为辅的科学规范的政府公共收入体系。
改革措施
准确界定政府性收费
明确政府性收费的管理主体
规范政府性收费的范围和标准
强化对政府性收费的预算管理
建立政府性收费的法律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
将部分政府性收费改为税收
7.6 政府性基金
政府性基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公共事业发展和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政府性基金的特征:
资金的财政性
政府的主体性
用途的特定性
政府性基金的分类:
按征收对象是否特定
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征收
面向特定行业或阶层征收
按收入归属
中央政府独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地方政府独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按支出用途
7.7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经营、转让、清算等形成的财政收入,它反映的是经营和使用国有财产取得的收入。
国有资本收入的形式:
国有资本投资收益
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产权转让收入
7.8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作为最大保险项目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8 税收原理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税法)事先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向其他经济主体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获得收入的形式。它是政府为提供公共品和服务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特性:
无偿性(交纳过程):税收是将社会资源的一部分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目的在于获得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税收行使了收入分配功能。但是,税收不对每个纳税人分别返还,而是整体偿还,即纳税人从公共服务中享受利益,得到一般性的补偿或偿还。
强制性(征收过程):税收是政府行使政治权利进行的一种强制性征收,征收的原则、标准、办法均由政府单方面决定。
固定性(征收范围和比例):税收是按法律规定的标准征收,不能随便变动。意义在于维护纳税人权益和现存所有制关系。
8.1 税收原则与最适课税理论
税收原则:国家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应遵循的理论准则和行为规范。规定政府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征收多少(课税规模)、怎样征税(课税方式和方法)。
现代税收原则:
财政:
充分原则
适度原则
弹性原则
公平:税收总额在所有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
受益原则
纳税能力原则
效率:资源配置。
经济效率原则(税收中性)
行政效率原则(最小简化)
最适课税理论:
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运用“扭曲性”税收工具是不可避免的。
提出了在税制结构优化状态下,税制经济效率的衡量标准,并讨论了如何据此标准对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刺激信号问题。
论证了在最适税制下,公平和效率两大原则统一起来的可行性。
8.2 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税负转嫁过程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税负转嫁的存在使得税负的法定归宿不同于经济归宿。税收的法定归宿表明谁对政府税收负有法律上的责任;税收的经济归宿是税收负担随着经济运动不断转嫁以后的税负实际落脚点。
转嫁方式:
前转(顺转):提高售价,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后转(逆转):压低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给者。
税收资本化:名义上是买方按期纳税,实际上是由卖方承担税负。
转嫁机制与特征:
转嫁与价格升降直接相关;
转嫁是各经济个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结果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利益驱动下,纳税人必然千方百计将税负转嫁出去。
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
税种形式
定价方式
供求弹性
征税范围
总结: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商品课税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
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商品难以转嫁。
自由价格制度下,税负容易转嫁。
8.3 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效应的主要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拉佛曲线:说明一个国家的整体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在一定限度内,税收收入将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税收收入不但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9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一国政府从公民手中获得税收所依据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称。
税制基本要素:
征税对象 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用于确定征税范围。
税目
税基
纳税人 负有交纳税款义务的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人。
税率 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率。一般分为三类: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税收分类:
课税对象性质
货物劳务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所得课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财产课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其他课税:资源税、契税、印花税等
税负能否转嫁
直接税:不易转嫁,如所得税、财产税
间接税:能够或较易转嫁,如商品课税
课税标准
从量税(货物的数量、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为计税标准):如部分消费税、车船使用税
从价税(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标准):如商品课税,如改革后的资源税
税收与价格关系
价内税(销售方承担税款):以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价格 = 成本 + 利润 + 税金,如消费税
价外税(购买方承担税款):以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价格 = 成本 + 利润,税收为价格外征收,如增值税
征收隶属关系
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地方税:房产税、契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税收类型:一国征收一种税还是多种税的税制,分别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税制结构:在复合税制国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的税收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体,发展中国家以商品税为主体。
货物劳务税类:以商品(货物劳务)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货物劳务税类特征:
课税对象普遍性:所有货物、商品和劳务
税收负担间接性:以流转额为课税依据
税收征收隐蔽性:除消费税外,非个人直接缴纳
税收分配累退性:比例税率,计征简便,但较弱者负担重
获取税收稳定性:不受成本、费用、经营状况影响
征收管理便利性:纳税人少,税源集中,不需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
增值税:以商品价值中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增值税计算:
直接计算法:计算出增值额,再乘以税率
间接计算法:扣税法
增值税的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的特点与优点:
免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和技术协作,保证税负分配相对公平。
可以使关联企业在税负上互相监督,减少及至杜绝偷税漏税。
税额大小不受流转环节影响。
企业兼并都不影响税额,保证收入稳定。只要有经营收入,税额就可实现。
便于出口退税,实行零税率,进口税负低,扩大对外贸易往来。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
征税范围与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税率:13%,9%,6%(小规模纳税人 3% 为主)
价外计税:以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 × 征收率
消费税计税方法:
从价定率
从量定额
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卷烟、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等)
消费税的特点:
征收的目的性(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
税负的转嫁性(价内税)
单一环节征税
从量税和从价税并存
关税作用:
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贯彻国家经济政策;
贯彻平等互利和对等原则。
10 国际财政和税收
国际财政:国际关系中各国政府财政行为的相互交往。
国际财政合作方式:
财政协调
财政同盟
财政一体化
国际财政职能: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对外援助
国际财政支出:
对外援助支出
对国际组织的支出
国际税收协调: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财权利益的税收活动,其实质是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11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按照一定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政府基本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形式上,年度收支计划
性质上,法律效力文件
内容上,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过程,是政府职能范围的体现
政府预算表: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预算表
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预算表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表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表
政府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
可靠性
完整性
统一性
年度性
预算程序:
编制与审批(草案)
预算执行
预算调整
决算
我国于 1994 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至今。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就是:
根据事权划分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支出
根据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收入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差额采用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来调节
地方独享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
耕地占用税
契税
车船税
烟叶税
环保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企业所得税
资源税
印花税
个人所得税
中央独享税:
消费税
车辆购置税
关税
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
12 财政分权理论
联邦财政主义: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制度。
蒂布特模型:人们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会选择到一个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所征收的税收组合最符合自己偏好的地方去居住,选择的过程就是以足投票的过程。当每个人都得到他或她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并且对税收水平满意之后,人们将不再流动。此时,帕累托最优就实现了。
中央政府的支出责任:
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实施
受益范围涉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
外部效应波及全国的混合产品的提供
全国性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生产
对地方财政的调控
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
受益范围限于某区域的公共产品的提供
外部效应波及本地区的混合产品的提供
地方性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生产
税收划分的三种方式:
分税种
分税率
分税基
税收划分六原则(马斯格雷夫):
可能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税收应由中央负责
累进性很强的再分配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应归中央征收
其他累进性个人税种应由那些能最有效地课征全部税源的政府征收
税基在各地分布严重不均的税种应由中央征收
税基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税种应由中央征收
13 公共债务
公共债务:政府按照信用原则,以债务人身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公债的财政职能:
弥补赤字
筹集资金
调节经济
公债的金融职能
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对象
其他所有金融资产定价的基准
公债的经济效应:
财政效应
货币效应
挤出效应
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公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筹集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公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反对意见:
理性预期要求高
假设有遗产
个人具有完全预见能力
假设所有税都是一次性征收总量税
国债或公债依存度 = 当年国债或公债发行额 / 当年财政支出 国债或公债负担率 = 国债或公债累积余额 / 当年 GDP 国债或公债偿债率 = 当年还本付息额 / 当年财政收入 国债或公债借债率 = 国债或公债发行额 / 当年 GDP
最后更新于